杭锦后旗职业教育中心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旗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确保每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会因贫失学,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贫困家庭的收入,增强贫困家庭劳动力的自我发展能力,按照“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总体思路,以帮扶资助贫困学生、提升贫困学生素质、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为首要工作任务,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提升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贫困家庭稳步脱贫。
二、工作目标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要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确保不因信念缺失而气馁;做好贫困学生道德品行教育,确保学生不因行为教育缺失而失范;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确保每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而失学;开展贫困家庭技能培训,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实效。
三、主要任务
1.做好扶志工作,强化励志教育
德育处、团委要针对贫困家庭学生广泛开展励志教育活动,勉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毅力,树立学生自立自信自强的坚定信念,教育学生正确面对家庭贫困和人生挫折,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让学生清醒认识到学习是走出贫困、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了解社会,为学生播种梦想。
2.做好扶行工作,注重品行教育
德育处、团委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学生心灵,外化于学生行动。要广泛开展“八礼四仪”、“八大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并将其制度化、常态化,教育学生讲规矩,知文明,懂礼仪。要大力开展“学法、知法、守法”教育活动,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特别要针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守法观念。
3.做好扶智工作,加强教学管理
教务处、实训处、教研室等要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推进学校精细管理,打造精品学校。要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坚定“改革永远在路上”的课改信念,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改理念,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自主管理、自主学习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动力,让课堂教学成为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提高贫困家庭学生和学困生综合素质的主阵地。培训处和德育处要建立学困生档案,制定帮扶计划,并和教务处、实训处具体落实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要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优先录取、优先选择专业、优先顶岗实习、实训以及推荐就业。
4.做好扶困工作,完善资助体系
一是执行免补政策。学校要认真执行免费教育政策和“零收费”政策,并实行“两免一补一助”政策,即免学费、免教科书费、补助住宿费、资助生活费。免学费的标准是每生每年2000元,连续减免三年;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标准是一、二年级学生每年550元,三年级学生每年100元;补助住校生寄宿费的标准每生每年补助500元。做到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助学金一、二年级每生每年750到1000元。
二是完善资助体系。学生资助办要以学籍为基础的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动态管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切实提高学生资助信息化管理水平,做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对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生发放每人1900元资助金,并给予就餐补贴、教辅资料减免;对于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学生随时掌握,及时纳入资助范围;对于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对于考上大学的家庭经济突出困难学生,做好摸底推荐,利用慈善基金、社会捐助资金等,加大资助力度,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
5.做好扶贫工作,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三通两平台”提档升级,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互惠互通、共建共享,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骨干专业建设,提升学生技能素质,推进职业教育为民服务。充分发挥职教中心的培训基地功能作用,加强政府主导,强化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学校要最大范围招收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处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技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力度,以“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人”为目标,打响提高贫困农户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攻坚战。面向全旗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采取组织集中学员到城区培训的办法,严格实行全程免费培训(免费发放书本、免费技能鉴定、鉴定合格免费颁发职业资格证、报销往来交通费用,在校住宿免费,就餐学校食堂减免等)。实行培训工作规范化管理和“阳光操作”,在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包括对象的认定、项目的验收考核、补助资金发放等都要严格执行程序。同时加强与用工企业的联系,开展订单培训,切实做好培训与就业衔接,进一步提高转移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争取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到95%以上,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和群众愿望,设置电工、电焊工、育婴师、中西式面点师、汽车维修等工种的培训。技能培训按照国家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具体时间要求执行,一般课时配置为理论+实践,比例为4:6,参训农民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不低于85%。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学校成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刘瑞林
副组长:郭晓洁 王效忠 亢立明 靳威 高宽
成 员:刘晓燕 马淑英 郭建平 郭志明 岳彩新 毕肇云 相志强 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确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2.完善信息台账。完善贫困生、学困生的资料数据库,确保不漏一个贫困生、学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同时深入调查研究,落实培训对象。以旗扶贫办提供的重点贫困村为主,深入农户家庭,切实掌握贫困人口中富余劳动力的具体情况,积极宣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大意义,鼓励贫困农民积极参加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确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3.加大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校园网站、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校报、宣传栏、电子屏等各种媒体,宣传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进一步统一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激发精准扶贫攻坚信心,形成工作合力。
4.强化检查考核。实施月检查、总结、考评、报告制度,确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对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得力、工作不落实、成效不明显的工作人员要坚决追究责任。
杭锦后旗职业教育中心
杭锦后旗高级技工学校
2019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