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年里,信息中心将认真落实学校工作计划、规划,强化职能和职责意识,整合、优化、开发、推广学校信息技术资源,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紧紧围绕《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要求和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坚持以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校管理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为指导思想。以自治区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不断开发已有教育资源的功能,完善校园网络等系列工作,加强信息中心工作的协调力度,提高常规管理的工作水平。
二、工作思路
根据学校现状,加快培训推广使用力度,坚持“培训全面推进,应用考核跟进”的思路,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抓手,打造特色校园门户网站,发挥网络的服务和教育功能。让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在主动做好学校服务教学工作同时,要求每位信息中心成员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积极深入到各教研室了解使用情况,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
三、工作重点及实施措施
1.加快推进校园门户网站的建设和推广使用,加大对各处室网站板块的培训和建设考核,继续不断整合各类软件资源,将所有零散的软件集于校园网站,统一账号,统一密码,保证平台使用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并达到国家发布规范要求。
2.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精神,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用好国家和自治区等各类资源平台,全面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做好我校师生空间的应用培训。将空间平台的应用和校园网站及各类资源的应用作为教学内容之一,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推广使用。
3.做好校园网络的安全防范,做好网站、各类资源的备份、防黑防毒等工作,保证校园网的畅通。
4.继续打造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大数据管理,能实现网络化的想方设法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开学初通过校本培训对希沃一体机的各项实用工具的使用进一步培训提升,对四个示范专业资源库的使用进一步培训推进,协助其他分校专业完善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
5.在现有条件下,对一些优秀的网站资源,实行拿来主义,通过优秀资源的学习,下载,利用专业软件剪辑删改,形成自己的资源素材。通过调研,采取分层培训的方式,每个分校培训2~3名会使用录屏软件、视频剪辑软件制作自己的教学资源。
6.走访各分校、教务处,加强信息技术如何提升教学服务和质量的调查研究,尽量做到培训服务与需求相统一。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和考核力度,出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方案》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考核方案》。改革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应用水平,加大对线上培训的力度,通过钉钉群发布培训课程,以微课,微文字介绍,PPT,录屏操作等方式定期不定期推广使用技巧和方法。
7.继续加大对线上线下学习方式和精品课建设的培训,通过培训继续提升对钉钉、西沃、超星学习通等线上教学软件的使用。
8.走访各处室、各管理岗位,通过调研,加强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管理的现代化。通过信息化提升培训,使相关人员对学校的管理平台和软件能熟练的应用,并通过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学校管理文化的建设和提升。
9.继续推广使用一些实用、便捷的教学、办公APP。彻底清查学校信息化软、硬件,做到硬件设施设备合理优化分配,并深化软硬件的应用。
10.调整机房,更换百兆交换机为千兆交换机,提升机房网速。借助教育局网络改造契机,规划、改造好我校的网络升级,提升网络速度。
11.发挥与互动文化传媒校企合作的作用,高质量做好学校大型活动、资源课的摄、采、编工作,做好影像资料的分类和保存工作。
12.继续整合校园监控,保证校园设备正常运转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3.继续加强智能化办公软件使用升级的应用,使用推广好钉钉办公软件平台,使无纸化办公落到实处。
(二)日常管理和设备维护方面
1.加强处室人员管理,各项工作分工更加明确,工作均有专人负责,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工作任务明确,努力建设一支技术素质过硬、服务意识强的工作队伍。
2.继续加强软、硬件建设,合理规划网络建设,做好网络的提速升级。在现有网络环境情况下,在巡查与上报问题的基础上,及时高效完成维护维修工作,保证网络畅通,为师生提供优质的网络环境。
3.合理调配计算机和机房的分配,做好各类信息设备和软件资料的登记、保管、发放和各类数据的上报等工作,严格执行损坏赔偿制度,做到账物相符,合理使用,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