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阴山,滔滔黄河,在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有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杭锦后旗职业教育中心(高级技工学校)。这里校园环境整洁优美、花团锦簇、绿树成荫!这里文化氛围浓郁,师生温文尔雅、关系融洽,到处充满活力与激情!这里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这里是学生放飞梦想、成就人生的舞台!
传承历史,构建学校理念文化
在办学20年的过程中,在核心理念“立责树人”的统领下,秉承“润德砺能,博学强技”的办学宗旨,坚持“源于爱、立于责,成于勤”的办学策略,始终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升学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紧密围绕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两条主线,励精图治、奋斗创新,走在了全市乃至全区的前列。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最核心的价值观,是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中最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部分,是学校发展的最强大驱动力! 2015年秋季开学典礼暨争创全国一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启动大会上,校长刘瑞林提出:争创“理念先进、文化浓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特色鲜明、师生幸福”的全国一流的现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宏伟目标,思路就是出路,目标就是方向。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
精准管理,完善学校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学校充分发挥制度的“科学合理、规范统一、激励引领、协调高效”的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机制,以“统一领导—逐级负责—立足项目—相互配合”为管理方针,实施“五化”管理,即管理工作人性化 、干部工作项目化、中心工作专业化、常规工作制度化、学生工作课程化;曾多次对《章程》和《制度汇编》进行修改完善,并将各项制度汇编成册,明确了岗位职责,清晰了目标任务,形成了师生认可的“制度管理规范人,以人为本发展人”的先进管理理念,在教学中倡导责任教育,在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成就人,人性化地运用管理与评价的杠杆,凝聚人心,发展事业。围绕精准的管理追求,我校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项目式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级部负责,项目管理”的新扁平化管理模式,将教学德育两个核心部门,分成不同的分工项目,项目主任兼任年级部主任,细化了部门和管理人员工作职责,成立了校级督导室,实行部门工作、环节干部、后勤服务人员扁平管理、分块考核的方式,强化了过程管理,将教育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整合了资源,提升了执行力,形成了学校管理整体一盘棋的良好格局。
营造氛围,打造学校环境文化
我校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绽放浓郁的文化气息,让环境文化成为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让学校物质文化凸显“五性”,即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经济性、功能性,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设计制作了“楼宇名”、“一训三风主题墙”、“师生笑脸文化墙”、“最美职教学生展板”、“名师风采墙”、“月度教师展板”、“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优秀选手展板”、“大国工匠展”、“技能大赛获奖选手风采墙”、“专业风采墙”、“班级文化专栏”、“楼梯缓步文化墙”、“职教名人廊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廊道展”、“优秀毕业生廊道展”、“廊道书吧”、“专业展柜”、“学校荣誉墙”、“地方文化展”、“企业文化展”等20个系列专题,编印了两版《魅力职教——校园文化读本》,并每年举行一届“校园文化知识竞赛”,让学校文化入心入脑,实现文化育人。同时还让学校环境文化起到“六化”的作用,即绿化,美化,文化,硬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并发挥学校农学园艺专业学生专长,在陕坝镇春光采摘园、杭锦后旗康尔徕生态园区等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将校园绿化、美化与专业实训对接,在廊道内培育盆景花卉,制作专业展柜,将学生优秀作品不断展出,培养师生成就感。融绿化、美化、文化于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校园环境每一个设计元素,都体现出学校师生的共同理想、共同情感、共同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之中,校园处处彰显特色环境育人功能。
多措并举,形成职校特色活动文化
1.开展特色德育,形成良好校风。
我校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十八岁成人礼、师生远足拉练、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艺术节、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汇展、冬季越野赛“庆元旦、迎新年”等系列活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走进企业、社区、敬老院,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通过主题班团会、升旗仪式、校园广播、橱窗展板、入学教育、新生军训、演讲比赛、才艺表演、运动会、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之星、德育之星、最美职教学生、月度人物的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受到教育。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素质,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艺体类、专业类、文化课程三大类社团共32个。学生自创社团,自主管理,学期末进行成果展示。每周都有专门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场地、有考核、有成果。广泛开展的社团活动,使学生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了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夯实创新教学,塑造良好教风。
学校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校还给学生”的教改思想,制定了《杭锦后旗职业教育中心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创新,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采用“学案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并且严格落实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流程、评价标准及达标课制度等。我校专业课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实现学校办学责任、体现办学功能的主要载体。我校构建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上好国家规定课程。二是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有基础文化课的初高中衔接课程,有各种专题的德育课程;有各专业开展的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有艺体类、专业类的社团活动课程;有大型传统的全校性系列活动课程。丰富的校本课程加强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丰富了文化生活,提高了艺术品味,发展了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持续的成长和发展。
知行合一,彰显学校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学校所有文化的集中反映,包括有领导的管理行为、教师教育行为、学生的文明行为等,领导班子是学校良好形象的代表,是老师的模范代表,领导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实心实意谋划学校发展的观念,工作中用先进的理念引领教师,生活中关心教师,尊重教师人格与尊严,构建以人为本、以身作则的领导班子文化;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我校十分重视教师行为文化建设,以师德建设、教研教改、业务培训为抓手,树立四个责任意识,即为学生的现在负责,为学生的未来负责,为学生的一生负责,为所有学生负责,践行“自强不息,铭责致远”校训精神;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我校将培养“知感恩,怀责任,择善行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于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困境激发了斗志,凝聚了人心;奋斗磨砺了心智,展现了才华;发展鼓舞了士气,创造了佳绩。积淀凝练而成的“自强不息、铭责致远”的“杭后职教人”的精神品质不断传承发扬,不断丰富提升,激励了全体教职员工敬业奉献、争先创优,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职教学子勤奋苦读、励志成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源泉,灵魂之基。
思路在过程中实现,目标在措施中落实。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前进和发展的永恒的主题,直接影响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良好的校园文化将促使学校更健康、稳定的发展。
天行健,杭后职教人以自强不息;地势坤,杭后职教人以厚德载物”。在祖国七十华诞到来之际,全体杭后职教人高擎党的十九大伟大旗帜,紧跟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步伐,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挥洒汗水,砥砺奋进,抓住发展机遇, 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品牌,真正实现招进一个学生,培养一个人才,致富一个家庭,奉献整个社会的承诺。杭锦后旗的职业教育正朝着灿烂辉煌的未来劈波斩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