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朗读的主题是《学习工匠精神,做合格中职生》?
中国人向来自称为龙的传人,然而在世界上,“龙”也已然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其原因不仅仅是中国人以“龙”自称,更多的是来源于我们中国自主研发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2012年北京时间6月27日5点29分,“蛟龙”号开始了第五次的下潜试验,直至11点47分左右蛟龙潜入到7062.68米。是目前同类潜水器到达的最大深度。这时,水面指挥室中爆发出了一阵雷霆般的掌声与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自豪地说,蛟龙号是一条“真正的中国龙”。从设计、总装联调到海上试验都是由我国独立完成,其耐压结构、生命保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突破的!要论功劳,我们只是一小部分,真正的功劳不在我们身上,而在那些为了蛟龙能够入海而不辞辛劳、夜以继日的一线工程人员身上!要是没有他们不懈努力,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国潜水器可能永远都是一条假龙!
2016年,李克强总理召开了一次会议,并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近年来,工匠精神已经成为社会上热议的话题,与此同时,社会上也涌现出一批批的大国工匠。有的人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弃父母妻子于不顾,一心只为国家和人民谋求更多温暖与幸福,舍小家,顾大家,可歌可泣!有的人技艺超群、敢于创新,凭着自己过硬的技术与本领,为国家、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敬佩!但为什么他们可以取得如此成就?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具有中国匠人不灭的灵魂---工匠精神!
十九大代表耿家盛曾经说过;“铁饭碗,并不是传统的单位、岗位,而是个人的技能!”因为注重个人的技能,所以才成就了成千上百的“全国道德模范”、和“大国工匠”。那么对于他们的成功,我们可以总结为这样几点。
? 忠诚奉献,以德立人;认认真真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大国工匠”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踏实肯钻,铸就全能。“大国工匠”们始终遵循"精益操作"理念,工作中追求"低投入、高产出"无论什么事,只有不动脑,没有做不了。就是凭着这样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与永不放弃的精神,“大国工匠”们的技能基础一天比一天扎实,一天比一天浑厚。最终成就了“大国工匠”的称号。
勇于创新,效绩致胜。在工作过程中,“大国工匠”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一般来讲,我们中职生都会对这种难题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因为我们害怕面对困难与挫折,但在“大国工匠”们的眼中,每一个难题都是一次挑战,一次机会,我们所想的是如何解决当下的难题,而“大国工匠”们所想的却是如何彻彻底底的消灭这个难题,让它不再是阻挡自己前进的障碍。通过“大国工匠”们的事迹,我们中职生可以从他们的事迹中学到爱岗敬业的精神与踏实做人的品质!还记得耿家盛曾经说过一句话:“学会保持,懂得坚持。学会保持是在教给我们:对待自己的工作要不焦不燥,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最佳的状态来面对手中的难题,不要把难题看作前进的障碍,而要把难题当一次机会,一次提升自己能力,磨练自己技术的好机会,从容面对方可迎刃而解。懂得坚持是在告诫我们: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上九天,唯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方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千次的失败视为一次的成功做出的铺垫,只要你肯坚持,胜利就在前方!
也许有的人会问:难道一定要研究最前沿最尖端的技术才可以称得上大国工匠吗?难道一定要对国家对社会有巨大的贡献才可以称得上工匠精神吗?不,并不是,其实工匠精神就在我们身边!记得有一次我回家,途中下起了倾盆大雨,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街边墙角下有一名老鞋匠,打着伞,拿着剪刀,一下一下的,认真仔细的在一只皮鞋上不断的修剪着,雨滴落在他的雨伞上,发出刺耳的,啪嗒啪嗒的声音,而老鞋匠却全然不知,甚至连我的到来都没有注意到,我轻轻走近老鞋匠,看着他的视线在鞋上飞快的游走着,手中的剪刀随着视线迅速的裁剪着,一下,两下,三下。枯木般的手掌苍劲有力!我看到了光,我看到了他眼中的光,我看到了老鞋匠心中的光,乌云可以遮住天上的太阳,却遮不住他心底的太阳,在他的手中,已然不是一只鞋,而是一件工艺品,亦或是一块稀世的宝玉,正等待着他的打磨与雕琢!我想,这就是工匠精神吧!
怀揣梦想,放眼未来;让我们做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年轻人。勤于动脑,精益求精;让我们做一个勤奋学习,努力钻研的中职生。俯首钻研,昂首眺望,让我们学为做一个未来的,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的大国工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