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教育基本情况
为全面落实国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及《劳动课程标准》文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展劳动教育时侧重理实一体化的开展,而不是将劳动教育框死在理论教育的牢笼中,从而保障“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劳动教育工作亮点:
学校将劳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跟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贯彻实施《指导纲要》,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围绕劳动知识课程、劳动技能课程、劳动实习实训、跟岗实习课程、劳动习惯课程四个方面展开。
1.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施行劳动教育课程。
2.根据本校实际,立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劳动技能课程的学习,从知道变为做到,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培育专业劳动精神,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帮助其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增强其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每周安排2课时来增强学生劳动技能,学校设置艺体类社团18个,专业社团48个,进行课程菜单式选择,学生开学初自由选择,如:机器人社团、智能家居、心肺复苏、中华传统手工剪纸、结绳、国画、书法等。
3.结合学校特色,服务地方经济,促进课程多样化发展,学校准确定位,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立足校园文化,开展特色校本劳动课程。开设劳动实习实训、见习、跟岗实习课程,学生实地接触,近距离感受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让学生走进来学习,沉进去体验,引导学生认识职业教育,认识劳动真谛。
我校有校内实习实训室58个,校外合作企业18家,还有3个引企入校合作单位,基地共享,供学生实习实训、跟岗实习使用,体现了沉浸式职业教育特色,同时校内新建符合当地特色服务地方的智能温室等特色实习实训室。
4.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特设置劳动习惯课程分为校内劳动习惯课程、专业社会实践劳动习惯课程及社会服务性劳动习惯课程。
5.结合实践情况,建立并完善了课程综合评价机制,保证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