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估背景与目的
为全面保障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规范基地运营管理,基于杭锦后旗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提供的安全管理措施、硬件升级及外部合作等信息,对基地食品安全、住宿安全、行程安全、活动安全等关键领域的运营保障能力进行评估,旨在总结现有成效、识别潜在风险,并提出优化建议,为后续活动安全开展提供参考。
二、整体安全管理体系评估
(一)制度与机制建设
基地已制定各类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安全保障措施,为安全管理提供制度框架。同时,通过教练、教官及基地工作人员的分工协作,实现活动全程指导与动态管理,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二)外部联动保障
基地积极与旗交警大队、公安局、消防大队、三道桥镇派出所、卫生院、巴运公司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并签订协议,整合交通、公安、消防、医疗等多方资源,形成“基地主导、多方协同”的安全保障网络,为突发事件处置、风险预警等提供外部支持。
(三)硬件设施升级
基地投入近百万元完成硬件改造,重点包括:厨房与餐厅升级:改善就餐环境,提升食品加工与用餐区域的卫生标准;教学场所优化:更新教室门窗、粉刷墙面,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与活动空间,间接降低环境安全隐患。
三、分项安全运营评估
(一)食品安全
1.硬件升级:通过厨房、餐厅改造,优化食品加工流程(如生熟分区、卫生消毒设施配置等),改善就餐环境,从物理层面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2.制度保障:制定各类食品安全检查检验制度、方案,方案中明确各类“安全保障措施”(涵盖食品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管理规范制度,如食材索证索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建立日常卫生巡查机制(如每日厨房消毒记录、餐具灭菌监测)等。
(二)住宿安全
1.内部管理:开展住宿设施专项检查(如消防通道畅通性、烟雾报警器功能、电气线路老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住宿管理制度(如每日安全巡查记录、24小时值班人员配置、学生晚归/不归预警机制);配备应急物资(如急救箱、应急照明设备)并放置于住宿区域显眼位置。
2.外部合作:协调公安局、派出所等单位,协助基地区域的治安巡逻检查的支持;
3.应急预案:制定了安全应急预案,包含住宿突发情况(如火灾、人员走失)的处置流程。
(三)行程安全
1.交通合作保障:与运输公司签订协议,明确交通服务责任,确保学生往返基地及外出活动的车辆合规性;
2.外部安全联动:协调交警大队、公安局等单位,对交通路线的规划、沿途安全警戒、交通事故快速处置等事项寻求支持。
3.制定外出行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
(四)活动安全
1.针对不同类型活动(如户外拓展、实验操作)制定专项安全规程(如设备使用前检查、学生身体条件筛查);
2.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如火灾疏散、地震避险、群体性事件处置等),提升师生应急反应能力;
3.在活动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如危险区域隔离、操作流程提示),强化风险预警。
4.外部救援支持:与消防大队合作(如消防设施检查、疏散演练指导)、旗医院、卫生院合作(如医疗急救人员驻场、急救设备配置),构建“预防-处置-救援”全链条保障。
总之,基地已通过制度建设、外部联动、硬件升级构建了初步的安全运营体系,尤其在食品安全、住宿安全、行程安全、活动安全等方面具备基础保障能力。可进一步筑牢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防线,为学生提供安全、有序的实践环境。
评估单位:杭锦后旗教育局安全评估小组
评估日期:202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