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营造创业培训的宽松环境
一是提供政策扶持,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下,各级政府可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创业培训打开绿色通道提供政策依据。二是提供环境扶持,落实创业培训的各项相关政策,推动创业基地、创业指导和服务中心建设,探索为新企业创办和发展提供多种服务的方式和途径;组织创业项目推广,举办大型创业活动洽谈会;借助大众媒体,强化舆论引导,介绍国内外创业理念、创业政策、创业典型、创业经验等,为创业培训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三是提供资金扶持,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收情况,因地制宜,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开展创业活动和创业服务。
二、创新思维,实现创业培训的新突破
第一、要努力在办学理念上实现新突破。要牢固树立市场导向的理念,根据市场需求,依托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和开办特色培训。
第二、要规范发展,实现做大做强创业培训机构的新突破。一是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建立起科学的、合理的、灵活的、与创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培训机制。采取多种办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全方位地组织创业人员进行提高素质的创业培训;二是劳动部门要增加对创业培训工作的投入,加大技能开发投入的比重和培训与创业结合的密度;三是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单位、团体和个人兴办培训实体,挖掘各级培训机构的潜力,建立多种形式、多个渠道的培训网络;四是着眼于新兴的行业和工种,根据社会的变化及发展需求随时调整培训内容,不断推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业培训。
第三、要注重效果,实现创业最大化的新突破。创业培训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仅要搞短期培训,也要搞中长期培训,不仅要为社会培养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更要为社会培训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使人才有用武之地,实现创业的最大化。
三、齐抓共管,强化服务
共青团、工会、妇联、工商、税务、人事、银行、劳动等相关部门都要参与到创业培训上来,实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提供优质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一是通过大力开发创业信息,交流洽谈,内引外联等多种途径,鼓励和吸引各种参与创业项目的对接,不断拓宽创业渠道。二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类中介机构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管理、市场等。三是组织协调政府官员、专业人员、学校教师等为创业人员讲课、咨询、答疑解惑及创业项目的推介和指导,以开扩创业人员的视野,提高其创业能力。